督脉的督领经脉首先是阳脉,故称之为“阳脉之海”。这一提法,见于《难经·二十八难》吕广注,又见于《脉经》和《针灸甲乙经》。其后,杨上善《太素》注也提到:“《八十一难》云:督脉起下极之输……为阳脉之聚。”至李时珍《奇经八脉考》更明确指出:“督脉……为阳脉之总督,故曰阳脉之海。”督脉为何能总督诸阳?这是由它的循行部位所决定的。
督脉主干行于背部正中,经脊里而属于脑,与脑和脊髓均有密切联系。“脑为髓海”,“脑为元神之府”(见《本草纲目》卒夷注),人体一切神气活动都受其支配。“头为诸阳之会”、“背为阳”,则是从阳气所在来说明这一部位的重要性,从而突出了督脉对全身阳气所起的统率、督领作用。手足三阳经均与督脉相交会,最集中的地方是大椎穴。此外,带脉出于第二腰椎,阳维脉交会于后项部的风府、哑门,阳跷脉通过足太阳与督脉风府相通,所以督脉与全身各阳经都有联系。其中与督脉最邻近的是足太阳经,体内各脏腑通过足太阳经背俞穴与督脉脉气相通。这样,脏腑功能活动也受督脉经气影响。古人将这种功能活功概括为“背为阳”理论。由此可以理解,说督脉为“阳脉之总督”,或称为“阳脉之海”、“阳脉之都纲”(杨玄操《难经·二十八难》注),其意义是一致的。《难经》虞庶注说:“《经》言督脉起于下极,上入属于脑。吕氏(广)曰;诸阳之海也;杨氏(玄操)曰:阳脉之都纲。据其督脉流行,起自会阴穴,循脊中上行至大椎学、与手足三阳之脉交会;上至哑门穴,与阳维会其所;上至百会穴,与太阳交会;下至鼻柱下水沟穴,与手阳明交会。准此推之,实谓为诸阳之海、阳脉之都纲也。”
主治病症
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如颈项强痛、角弓反张等症。督脉督一身之阳气,只要是阳气衰弱都可以在督脉上找到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
先天发育不足、男子精冷不育、阳痿不举、腰背酸痛、筋骨无力、遗尿、小便频数等症皆可在督脉上“做文章”;女性手足不温、怕冷、行经期间小腹冷痛、宫寒、不孕、便溏、腹泻、脸色晦暗、长黄褐斑等症状,也常责之于督脉。
督脉入脑,脑为“髓海”、“元神之府”,髓海充盈,则思维敏捷,精神饱满;反之,若髓海不充,则智力低下或迟钝,精神萎靡,甚至困倦嗜睡。
因此,凡是有头脑及五官疾病,如癫痫、头晕、头痛、口眼歪斜、耳鸣、眼花、神志不清等症,常取督脉循行于头面部的穴位治疗。比如人中穴,就经常用于抢救中暑、昏迷等症。
督脉的保养方法
第一,从居住的环境,要尽量避免风寒暑湿这些地方。另外,就是我们还要注意保暖,就是不要让督脉受凉。包括现在的电风扇和空调,不要直接对着督脉吹;晚上不要睡太凉的席子,特别玉石的那些席子,这都很关键。
第二,就是我们不要过分地饮食一些生冷的东西。因为生冷的东西会阻碍气机的运行,并且还会消耗更多的阳气去运化它,所以不要增加督脉的负担。
第三,就是我们要有一个适当的运动,以放松状态下舒展督脉为主。无论你是拔伸也好,左转右转也好,屈伸也好,都是在舒展放松的状态下,让督脉的气血充盈。
第四,就是我们经常晒晒太阳,我们人世间最好的补阳的方法就是晒太阳,如果有空的时候,我们也不妨面朝黄土背朝天晒晒太阳。
第五,就是我们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做一些艾灸,艾灸包括平常的这种悬灸,回旋灸都可以,也可以到三伏天做个长蛇灸,铺灸都很好的。另外,在肚脐上隔盐灸、隔附子灸,也都是很好的补阳气的方法。
河南省青苗人才带教基地,漯河市“中医针灸重点专科”,“漯河市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体科室,多次获得“先进科室”“特殊贡献科室”等称号,是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脑病及康复联盟单位;河南省中医院疼痛专科联盟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三附院针灸推拿联盟单位,同时也是“河南省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及“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
基础设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