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年入30万,看她如何一次次蜕变实现乡村振兴!

村民年入30万,看她如何一次次蜕变实现乡村振兴!

二、黄山店村蜕变之旅

1 依托绿水青山,坚决转型发展

第一次转型 2002年,村委深入分析黄山店村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环境,凭借自身丰富的矿产资源,引进了浙江立马水泥控股集团,同时组建了由集体控股,村民参股的股份制矿业公司。矿山开采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村集体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整村脱贫”的蜕变,但采煤、采矿造成了植被破坏、土地退化、粉尘污染、地质灾害频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黄山店村的发展方式急需转型。

第二次转型 随着房山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定位的深化落实,黄山店村在《周口店镇域总体规划》中,被列为“保留发展型”村庄。通过实地考察云台山、红旗渠等景区,邀请区农委专家集中会诊,村集体确定了以坡峰岭景区为突破口、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旧街改造为主导的富民强村发展思路。打造以坡峰岭红叶景区为龙头,以“醉石林、玉虚宫、红螺三险”等景点为主体的生态休闲产业格局。

“破破岭”蝶变 从2009年至2013年,黄山店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坡峰岭景区的建设,抚育黄栌等彩叶树2000亩;山上没有登山步道,村民们修建了6000米的登山步道,还将石阶踏步统一了高度、宽度,使其符合人体工程学;景区运营上,黄山店村致力于摆脱景区餐饮价高质低的不良印象,10元一碗让游人吃饱了好爬山的饸饹面,无心插柳成为了“网红”,旺季一天能卖出五、六千碗。然而不论饸饹面销售再火爆,制售标准也没降低过。如此良心经营换来了黄山店的好口碑,让游客流连忘返。

2 迁新居改旧屋,民宿产业兴起

随着游客的增加,黄山店发展民宿产业成为势在必行的趋势,然而黄山店没有接受拆掉老房盖酒店的提议,而是将老宅打造成了多套精品民宿,并形成了集亲子、康养、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乡村绿色生活产业街区和全域旅游综合体经济发展架构。

借势搬迁,发展集体经济 黄山店村借助房山区对自然灾害易发点民居搬迁的契机,异地选址重建新村,建设了永久避险安置房,村民整体搬迁上楼。然后将旧宅统一回收为集体资产,由村集体对原农宅进行集中改造、管理和运营。

分批改造,满足多元需求 村集体将腾退出来的340余处农宅全部有偿收回后,分批分期、因地制宜、修旧如旧进行改建,再按市场需求分段分层投入运营。先后3批改造景区体验石屋小院10套,村内翻建传统景观院落10套,合作公司老屋原址改造10套,适应游客多元化需求,弥补在开发过程中预想不够、设计不足的局限和遗憾。

引入企业,精准对接市场 在民宅运营管理方面,村集体与自助游攻略网站进行合作。由村集体主要负责基础设施建设,网站方负责运营管理、宣传推介以及人员培训,获益部分双方以5:5的比例分成,并约定村集体享有每年每个房间100天的保底收益。

就业创业,村民多样增收 为维护村民的切身利益,黄山店村成立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并在合作社之下成立了旅游管理公司和开发公司两个经营实体,村书记为社长。农民财产由旧宅补偿、入股分红与工资收入组成。他们可以选择在村里、景区和民宿上班,也能独立创业,提供配套旅游服务。

3 文化生态融合,打造乡村旅居

重走背篓路 60年前,“背篓商店”是黄山店唯一的一家供销社,社员王砚香用一个背篓维持着方圆20公里内的2800多名村民的日常生活。他无论刮风下雨,常年背篓上山,坚持为百姓送货上门的坚持被称为“红色背篓精神”。现在,人们重走背篓路,让这种精神在黄山店村得以延续传承,继续激励一代又一代的黄山店人。

节事塑品牌 为了生态和文化进一步结合,增强底蕴,黄山店还承办了坡峰岭红叶节、幽岚山黄栌花节、红色文化宣传以及乡村美丽汇、九九重阳登山、中国诗歌万里行等大型文体活动,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走出了一条“乡村+民宿+多业态融合”的产业强村之路。

三、地道之见

黄山店村通过乡村旅居,完成从吃山靠山到拥有金山银山的蜕变,实现了乡村振兴的例子对同样想要践行两山理论的村子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地道农旅·地道君从中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不断转型升级产业

政策指引 基于政策指引,我们可以邀请专业机构根据资源情况,制定乡村发展战略和方向,顺应和借势政策,实现产业升级。

市场需求 基于市场需求,我们需要不断升级产业内容,以实现农业产业与住宿、餐饮、研学、教育、康养、文化体验等多元业态融合发展。

2 如何实现乡村旅居

发展精品民宿项目 把“故乡乡愁”当成一个商品卖给城市里快节奏生活的人群,其实是以很低的成本切入到消费心理的本质。而由乡村老宅改造而来的精品民宿是大多数村子都能实现的乡愁项目。

构造满足多元需求 民宿建筑外观以及室外基本上保持乡村原本的乡土气息,在室内又把舒适的现代化理念引入进来,通过设计,让人更能够体会到在乡村的惬意,同时满足游客多元需求。

分工合作精准对接 村子在市场化运营、精准对接时往往会遇到管理运营阻碍,这时不妨大胆引入外部资源,与龙头企业进行分工合作,由企业负责市场运营、产业管理、人员培训等,村子负责基础设施,而村民则是运营主体提供服务。

3 如何保障村民利益

多条腿走路 乡村振兴是人的振兴而不是物的振兴,要保证村民始终是产业发展中的主角。通过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为村民提供多种增收致富途径,同时通过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四部分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地道农旅】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而设立,以深耕农旅、振兴乡村为使命,以创新农业与农村发展模式为抓手,是中国农旅产业创新发展的领导品牌,创意经济设计第一品牌。致力构建田园综合体、农业产业特色小镇、共享农庄、现代农业产业园、康养综合体及乡村振兴产业。为企业家和参与者搭建共建、共享、共赢行业生态平台。

欢迎更多的朋友能一起参与共同推动乡村行业生态的发展和完善,一起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实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农村俗语:“阴种豆子晴种棉,种菜宜在连阴天”,种地有什么技巧
《未来水世界》耗费巨资打造的科幻巨作,票房却惨不忍睹
门禁万能管理软件有哪些
bt365官网是多少

门禁万能管理软件有哪些

📅 08-11 👁️ 5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