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漢語一級字,讀作qu(一作qū)或xū,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是斧類寬刃兵器,後藉以表示十二地支的第十一位,又可以表示十二生肖中的“狗”、五行中的“土”等。《說文解字》認為是“滅也”。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中文名:戌拼音:qu(一作qū);xū注音:ㄑㄩ(一作ㄑㄩˉ);ㄒㄩˉ結構:上包圍結構部首:戈字碼1:U:620C;GBK:D0E7;鄭碼:HMA字碼2:倉頡碼:IHM;四角碼:5320086版五筆:DGNT98版五筆:DGD總筆畫:6畫筆順:丶一フノノ丶字級:一級字(0387) 平水韻:入聲四質
漢字源流,詳細釋義,古籍解釋,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康熙字典,字形書法,字形對比,書寫演示,各體書法,音韻匯集,
漢字源流“戌”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等戌,象形字。在字形上,早期甲骨文中的“戌”字(圖1)是一把用來鎮壓屠殺奴隸的寬口大斧:斧身、斧桿、頂鉤、腳叉一應俱全。晚期甲骨文中“戌”字(圖2)的“斧背”變為三角形的同時“腳叉”往上移,金文中“戌”字(圖3)的“斧桿”開始變彎、“腳叉”橫斜、“頂鉤”開叉,到小篆階段(圖4)訛變更大:“斧身”訛裂(圖4A),“斧桿”、“頂鉤”、“腳叉”合起來(圖4B)。由此發展為隸書中的“戌”字(圖5)和楷書中的“戌”字(圖6)。在字義上,“戌”字的本義是“一種武器(斧類寬刃兵器)”,後借指“十二地支的第十一位,與天干搭配來紀年、月、日、時”,又指“十二生肖中的‘狗’”、“五行中的‘土’”等。詳細釋義讀音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qu(一作qū)特殊用法構成詞語“屈戌兒”。屈戌兒xū名詞十二地支的第十一位。與天干相配,用以紀年。《爾雅·釋天》:歲在戌曰“閹茂”。戊戌變法指農曆九月。Lunar September房玄齡等《晉書·樂志上》:九月之辰謂為戌。建戌與天干相配,用以紀日。《春秋·隱公三年》:三月庚戌,天王崩。用以紀時,即夜間七點至九點。the period of the day from 7 p.m. to 9 p.m.王充《論衡·說日》:五月之時,日出於寅,入於戌。戌時指十二生肖中的“狗”。dog《殺狗記·斷明殺狗》:告恩官抬明鏡,殺的是戌生命。戌生命表示西北方向,一作西北偏西方向。應劭《風俗通·祀典·風伯》:戌之神為風伯,故以丙戌日祀於西北。表示五行中的“土”。earth王充《論衡·物勢》:戌,土也,其禽犬也。姓。《姓氏尋源》:戌氏,《韻鋪譜》云:“唐河陽令戌盈孫”。形容詞誠。sincere;honest顧野王《玉篇·戌部》:戌,誠也。(參考資料:)古籍解釋說文解字【第十四下】【戌部】戌,滅也。九月陽氣微,萬物畢成,陽下入地也。五行,土生於戊,盛於戌,從戊含一。凡戌之屬皆從戌。辛聿切。說文解字注【卷十四】【戌部】戌,烕也。九月昜(陽)氣微,萬物畢成,昜下入地也。註:烕,大徐作“滅”,非。【火部】曰:“烕,滅也”,本《毛詩》傳。火死於戌,陽氣至戌而盡,故“烕”從火、戌。此以“烕”釋“戌之”恉也。《律書》曰:“戌者,萬物盡滅。”《淮南·天文訓》:“戌者,滅也。”《律曆志》:“畢入於戌。”《釋名》:“戌,恤也。物當收斂矜恤之也。”九月於卦為《剝》,五陰方盛,一陽將盡,陽下入地,故其字從土中含一。五行,土生於戊,盛於戌。註:戊午合德。《天文訓》曰:“土生於午,壯於戌,死於寅。”從戊、一。註:戊者,中宮,亦土也。一者,一陽也。戍中含一,會意也。一亦聲。辛聿切。註:十二部。凡戌之屬皆從戌。康熙字典【卯集中】【戈部】戌《唐韻》:辛聿切,《集韻》、《韻會》、《正韻》:雪律切,並音恤。九月辰名也。《說文》:滅也。九月陽氣微,萬物畢成,陽下入地也。五行,土生於戊,盛於戌,從戊含一。《前漢·律曆志》:畢入於戌。《爾雅·釋天》:歲在戌曰“閹茂”。《說文解字》中的“亥”字《說文解字注》中的“亥”字《康熙字典》中的“戌”字四庫全書本《說文解字》書影《說文解字注》書影同文書局本《康熙字典》書影字形書法字形對比“戌”字的字形對比(參考資料:)書寫演示“戌”字的書寫演示(參考資料:)各體書法隸書楷書(蘇軾)隸書楷書行書草書行書草書音韻匯集字頭小韻韻目韻部韻母反切聲調聲母聲符上古音系戌恤質戌廣韻戌恤術術辛聿入聲心洪武正韻戌恤二質真雪律入聲分韻撮要戌恤第二十一津贐進卒卒陰入心(註:表中未列“中原音韻”一欄是因為關於《中原音韻》對“戌”字的記載尚有以下是非難斷的異議:《漢字字音演變大字典》中,《中原音韻》對“戚”字的記載是“齊微入韻清母上聲”,結合“漢典”來看,意即“戚”字的韻部是“齊微”、聲調是“入聲作上聲”、聲母是“清”,相應的,《漢字字音演變大字典》中《中原音韻》對“戌”字的記載“魚模入韻心母上聲”則意為“戌”字的韻部是“魚模”、聲調是“入聲作上聲”、聲母是“心”;但中華書局1978年影印版《中原音韻》中“魚模”韻部下並沒有“戌”字。表格參考資料:)